读懂汉代石刻图像的儒道思想
南京特教学院学前学院
在我国的历史上,两汉的四百年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的黄金时代,汉代石刻图像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是从美学史还是从艺术设计史角度看,追溯汉代石刻图像设计儒道思想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众所皆知,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两种主要脉系,可谓中华文化史的两大支柱。传统艺术美学的发展史,其实便是儒道两家长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发展轨迹。基于此,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努力阐释汉代石刻图像中儒道互补的具体轮廓与形象。
在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的意识和观念以及作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对汉代艺术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一种艺术观念在支配着人们,这种思想观念对具体的设计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表明了创作观念、技艺制作与国家政策、思想潮流相吻合的发展趋势。汉代的石刻图像艺术也随之发展,取得了高度艺术成就。这些石刻图像体现了汉代的文化精神,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大汉时代精神在艺术设计中的自然流露,自始至终渗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体现了整个民族的生活理念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包含着一种流淌广远而又包容万象的精神存在,其蕴涵丰富,更具灵性的渗透力,在所呈现的状态与收容的思维中,相互关联,并具有传承性。
1、积极的儒家思想
汉代儒学中兴后,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泛儒化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趋向,官吏选拔、教育、礼仪制度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儒家等级观念、价值观、伦理观念构成了汉代石刻图像设计的精神坐标,对汉代石刻图像设计风格、文化内涵等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汉代石刻图像设计题材常表现为图像和历史故事,从这些设计题材中可以发现汉代石刻图像的儒家思想观念:(1)“礼教”类设计题材,儒家重视礼教,汉人将礼教色彩礼教的成分越来越大,表现为古圣先贤,如黄帝、颛顼、尧、舜、禹、文王、武王、孔子、老子、柳下惠等礼教故事和人物图像的日益丰富。(2)“政通人和”类设计题材,在图像中蕴含有对帝王、圣贤形象的刻画和有关故事的表现,意在表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3)“忠臣孝子”类设计题材,通过图像艺术所宣扬的道德观念,表现儒家忠孝节义观念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如周公辅成王、丁兰侍木人、老莱子娱亲、董永孝亲、梁节姑姊、齐义继母、秋胡戏妻、聂政刺侠累、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等,石刻图像上主要反映当时的“三纲五常”儒家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4)“升官发财”类设计题材,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后室北壁画了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树下左右各一人举弓搭射,榜题“立官桂树”。张道一先生认为这含有“做官显贵”的愿望,因为“桂”谐“贵”之音。四川简阳三号石棺左侧绘有一短细的小树,分三枝,上有柳叶形叶,再上方榜题“柱铢”,即为摇钱树。另外四川汉墓还出土有很多铜铸的摇钱树,其目的就是为了发财。这些设计题材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代表。(5)“大一统”类设计题材,汉代石刻画像设计继承发展了儒家“大一统思想”,并且运用艺术设计的符号表达这一思想。西汉中期以后,祝愿国家统一、富强昌盛的思想在画像石上大量出现。
汉时人的社会意识,人的自我意识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在无形当中,从青铜时代敬仰的神,天上,或者神话中的祖先回归到了对人自身,人世间,人的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上。如汉画像石画像砖里表现的琳琅满目的世界: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狩猎、收割、百戏、宴饮、起居等等,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汉代人对表现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是对人的地位和社会作用的肯定。
2、深沉的道家思想
鲁迅曾说:“惟汉人石刻气魄、宏伟、深沉。” 因为在“独尊儒术”的武帝时代,也没有排除道家。成书于武帝初年的《淮南子》,继承了庄子美学对无限之美的追求,竭力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广袤无垠的外部世界,极力倡导开张恣肆、雄浑博大之美。如果说儒家文化重“礼”,那么道家文化便是重“气”。它们都在追求“大”境,儒家的“大”是为了宣扬气势,在“大”中讲究庄重和震慑力,为的是利于统治秩序的巩固;而道家的“大”是心境之大,有些虚无的大。道家的空间视野是何等开阔,广阔宇宙不是平面展开的,而是由各种生物立体构成的万千世界,从天上到地下,从植物到生物,一切都是自然生长而绝无矫揉造作之态。因此,道家所提倡的自然而为的精神实质,反映在石刻图像设计创作中就是不要刻意而为的“玄同”境界。《淮南子·精神训》讲: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得美炙,求丑则不的丑,不求丑则有丑失.不求美又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炙,是谓玄同。“玄同”的法则就是自然的法则,是与天地自然万物相合。道家思想崇尚以柔克刚,从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图像中的人和动物大多都处于强烈的动感状态,所用的弯曲线条比有棱角的直线,更加接近于自然的本质。只有这种传神的线条,才能描写出人的深层情感和心境。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在比较古埃及石雕与中国画像石艺术时指出:“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在刻画飞动的马时,似乎是把它用许多圆形组合起来。”
3、儒道互补思想
汉代自武帝以后的主流思想是儒家,因为汉代的经学和经典以及统治之术都源于儒家。不过,即便在“独尊儒术”的武帝时代,也没有真的“罢黜百家”,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色,在汉代也不例外。汉代石刻图像是道家升仙思想和儒家孝道观念共同推动的结果。汉代石刻图像艺术的内容构成呈现“天”——“地”——“人”的宇宙思维模式,在“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的思维方式得到了突出发展。汉画像石所刻画的形象,例如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那健康奋发、敦厚质朴的人物形象,还有各地汉画像石上龙飞凤舞、雄姿英发、气度恢弘活动场面,以及奔驰骏马等等,构成了汉代的社会形象,也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汉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儒道互融最终丰富完善了汉代文化的一统气象。
读书文献:
(1)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 靳棣强《生活.心源》,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岳庆平、尚峥主编《中国秦汉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钱穆《灵魂与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8)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