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馆员的习惯——徐钟灵

2016-10-24      阅读:1345

让读书成为馆员的习惯

图书馆 徐钟灵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港湾和信息集散地,是参与和实施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之一作为图书馆员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利用图书馆提供的得天独厚的环境,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能适应未来岗位职责需要的“学习型馆员”或“研究型馆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工作。

1.图书馆馆员读书价值剖析

1.1服务读者的领航员

图书馆员是知识海洋里的领航员,要想做到这一点,馆员的工作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借还书”,不能被动的有求才应,有问才答,或者是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读者到了图书馆,面对茫茫书山书海,有时会“把书四顾心茫然”不知读什么书;有的是“只在此馆中,书深不知处”而找不到书。馆员应了解图书馆馆藏,做到“胸中藏有百万图书”,也许馆员一句指点迷津的话,就让读者节省许多时间。

馆员要了解读者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关注读者所借的书,多与读者沟通交流,知道读者需要读什么书,应该读什么书,做一个职业的阅读推广人,对读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辅导。馆员要了解图书首先做睿智的读者,做到“读万卷书”,“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通过读书“练内功”,练就一双识书的“慧眼”。书犹药但药有良药、毒药,善读者可以受益无穷,不善读者则贻害终身。馆员对书籍应具有比较、评论和推荐能力,具有独特的阅读思想。对于书中的信息要经过思维的加工整理,然后再准确地推荐给读者。只有当读者在馆员的推荐指导下,掌握了解了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才能实现馆员阅读的价值。

1.2知识创新的服务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作为馆员必须不断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王子舟教授认为:深厚的学术底蕴(包括优雅的文笔)主要是通过读书形成的,奇思妙想往往产生于读书之中。因此,作为为读者服务的馆员,要做好知识创新的服务工作。

馆员做好服务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既给馆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契机。要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服务的内容和为用户开展学科专业文献推荐编制方式。

1.3和谐社会的修行员

图书馆员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工作便利,把读书、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建设书香社会添几分人文涵养、几分和谐气息,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读书不只是为了追求知识,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是“养吾浩然正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先生将读书理解为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读书馆员学会感恩,拥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图书馆的工作和生活;读书,馆员学会爱,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爱读者,在与读者发生矛盾冲突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化干戈为玉帛;读书,馆员学会信任学会合作善解人意,“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心平气和、从容淡定的心态来面待人生的荣辱得失,坐看云卷云舒

2.让读书成为习惯

2.1由“知之”到“乐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多数人比较容易做到知之,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做到好之已经不容易,喜欢读书,也许不免流于辛苦,所谓“十年寒窗苦”乐之是一种境界,把读书作为乐趣而乐在其中,一卷在手而废寝忘食。读书只有乐之,才能有高涨的读书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为乐。

清代诗人萧抡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常自足。”这种读书的乐趣是发自内心的五柳先生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乐趣是不慕荣利,求内心的乐趣。图书馆是读者的精神家园,而馆员每天的时光都在书卷中翻过,抛开各种世俗的功利享受读书的快乐,精神生活充实而满足。“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日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身教重于言教”,馆员要求读者热爱读书,自己要先做个“手不释卷”的读书人。

2.2持之以恒

 “贵有恒,何必三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馆员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还要做到坚持每天读书,持之以恒。读书的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只看你是否有“读书的心”,古人把“枕上、厕上、马上”当作读书的三个美妙时段。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善于把工作中的长短不一的几分钟、几十分钟的缝隙时间像珍珠一样串起来,转化为比较完整的宝贵时间读书从而阅读大量的书。他把这种方法叫化零为整零存整取”;学术大师季羡林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点准时起床,开始看书。读书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午休、晚上、节假日等点滴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使读书完全生活化。“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2.3读、思、写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著名学者钱锺书认为,一个人只有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见解。他每读一书,都作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他著书时,主要是参考读书笔记。馆员如果读书时不爱思考,不愿动笔,这样读再多的书也只能成为两脚书橱。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的习惯,把读书中的点滴发现与灵感写成读书心得。这些资料就像“炊饭之粟米,佳肴之原料”,积累得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系统地组织起来,成为自己工作中的点子库。馆员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平时撰写书评,对馆藏文献进行有深度的评价,进行阅读推广,推荐优秀图书。

读书所得、交流所得,经过思考才能融会贯通,为己所取用,有助于将自己提出的理论打磨得精致而有光华。思考主要强调的是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思想才能升华,变得深刻。读、思、写结合,使阅读理解更深刻、全面,并能产生新的创见、新的思路,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东西。

经过长期的读书学习,以致“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到了终于学有所成的时候,快乐便相伴而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会有一种收获的惊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