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理性应对——李贵希

2016-10-24      阅读:1546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理性应对

李贵希

(学前教育学院)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从古及今都伴随着我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网络数字化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可否感到网络阅读像是在做拼图游戏,或是像由五光十色的界面构成了碎片化的万花筒,随着翻动又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似乎每一片都与我们的阅读主题相关,但是却又不完整,甚至错误,只有将所有相关碎片按照一定方式正确地组合起来,才能够拼接出事物完整的面目。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阅读的特点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网民的急速增长、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传统内容的数字化,为信息地发布和知识地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传统的纸本阅读造成了巨大冲击,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目前,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阅读代替了坐看电脑屏幕的PC阅读,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毋庸置疑,人们的阅读视线从纸质的书页逐渐转移到了各种数字终端的硬屏幕上,阅读方式从实到虚,从纸本阅读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我们的阅读生活,成为当前环境下阅读的一个明显特点。

 “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源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碎片化”已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不同领域中。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碎片化”是人们追求个性、事物由一元垄断转化为多元并存的必然状态。

所谓“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终端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另一方面是指读者阅读的是短小的片断式内容,也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阅读内容。人人一台电脑、人手一部iphone的现实,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阅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资源,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统计显示: 手机阅读一般多选择上下班途中、旅途中、等人、等餐、排队、开会、临睡前等间歇,传统意义上的以往大块投入时间的读书,现在变成了见缝插针式和浮光掠影式的浏览。

二、“碎片化”阅读的局限性

 “碎片化”阅读至少导致了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 阅读内容的散乱性

传统阅读内容大多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的信息,人们习惯了接受完整的一段信息。但相对于较完整内容的系统性阅读,“碎片化”阅读每次只阅读其中的一个或者数个片段性的内容,而且网络时代的超文本链接又使得人们可以随时从这一文本跳转到另一文本的阅读中去。超文本使得阅读内容不再完整、系统,而是趋向碎片化、非线性化,甚至是短小化、微型化,最终使阅读内容变得随意、零散和无序。正如戴维·申克(David Shenk)所认为的: 我们享受了超级联结状态的种种好处,但是碎片化、压力、注意力涣散也将如影随形……个体在不间断接触片断性信息和世界时感到自己被切断了与一种整体感之间的联系。”

()阅读注意力的转瞬性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海量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非常快,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信息很快就会被信息的浪潮卷走,消失在茫茫的海量信息中,而我们的注意力又会被下一个能刺激我们神经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导致人们的注意力只能是片刻的、即时的、转瞬即逝的,甚至有人因此患上了信息焦虑症。

()阅读时间的零碎性

相对于连续性阅读,人们利用工作或者其他活动的间隙,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古人常用“马上、枕上、厕上”来形容这种零碎时间,今天则更多地表现为“路上、车上、会上”。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阅读方式的理性应对

() 客观看待“碎片化”阅读之利弊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碎片化”阅读同样也是利弊共存。不断更新的信息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它能够方便快捷地满足人们对海量信息和娱乐内容的低成本、即时性、互动性的获取、分享与传播之需求。但“碎片化”阅读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期

热衷或是偏好甚至是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然导致读者头脑浅薄化和思维碎片化。更甚的是,碎片化阅读还会使读者形成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科学平衡传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

在数字化时代,纸本阅读的长处在于有利于进行反刍性思考和记忆,更能与作者形成思想互动。而“碎片化”阅读方式更适合查阅式和检索式的实用性阅读。这有必要在引导读者适度而不过分地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而进行深刻的灵魂拷问及自我反省,以使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这就需要适合数字化深度阅读时代的内容支撑,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滥成灾。

()坚定追求阅读的品质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阅读的方式怎样变换,对以阅读经典为标志的阅读品质的追求,始终是我们对于阅读的永恒的价值方式之一。经典文献一般具有着持久的生命力,经过了历史考验,具有重要影响。经典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某领域内最基本、最根源知识,被大众所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而名垂史册。阅读经典,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活化了书中的文字,还会在与作者和历史的对话中产生超越时空的共鸣,从而使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而这不仅仅是对经典的保存和传承,更是对生命智慧和心灵境界的传承。

总之,网络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多读书、读好书,兼收并蓄传统纸本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不同特点,吸取不同阅读方式的优点,继续通过阅读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素养,丰富自己的人文修养,成为一个爱读书、好读书、善读书、乐读书的现代人!



2016-6-20